• 本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内设机构及职责
    • 现任领导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研究生导师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nba直播
  • 党团工作

    • 党的工作
    • 团学工作
  • 教育教学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美育专栏

    • 美育动态
    • 美育讲堂
  • 评建工作

    • 评建动态
  • 科研创作

    • 获奖成果
    • 学术展览
    • 交流研讨
  • 线上展厅

    • 主题作品
    • 教师作品
    • 研究生作品
    • 本科生作品
  • 校友风采

    • 校友作品
首页 > 线上展厅 > 本科生作品

美术学院2020级书法学《行书临摹》结课观摩展

发布时间:2022-11-04 22:48:28  作者:美术学院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有话说 | 分享
  • QQ好友
  • QQ空间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 收藏


前  言


行书临摹课是书法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讲解归纳,让学生们理清行书在书法史上的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书家、经典作品,和行书的风格流派及其源流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熟悉行书各种风格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特征,并经过大量的练习,做到精准临摹。

本课程授课时长共4周,使用超星学习通直播和微信互动、个别辅导等方式进行。结课观摩考核,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行书各种流派技法的基础上,每人完成“二王体系”行书作品和其他类别行书作品临摹各一件,做到细节精准、形神兼备,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这门课的授课过程一波三折,开始先上了一周网课,第二周外出文化考察,返校时正好赶上本轮疫情袭来,大部分同学被隔离在酒店,有的同学被封闭在宿舍里,有的在家里。仓促之间,大家准备的练习用具数量有限,材料种类单一。同学们想尽一切可用的办法,克服困难完成练习,有的和同学借,有的和小区的邻居借,练习纸用完了正面不舍得扔继续用反面!时间紧,任务重。相信这样的上课经历,收获决不仅仅是看得见的作品。



指导教师:夏文录

2022年10月26日



夏文录


民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二级美术师(副高)。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毕业,导师欧阳中石、叶培贵先生。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教师,民盟中央美术院内蒙古分院副院长,呼和浩特市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作品入展全国、省、市各类展览30余次。书法论文发表于《大众书法》杂志、《内蒙古画报》杂志、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书法新秀首期理论班论文集》、《书法导报》等。



网课日常




作品展示


白舒卉




 - 学习心得 - 

呼市疫情来势汹汹,我们因为某些原因隔离在了酒店里上网课。起初,我们充满抱怨,认为条件不好。但依然有一些同学乐观地生活、学习。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的怨气渐渐少了。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没有笔纸墨那就想办法买,没有老师面对面的指导,我们就找同学或者给老师发微信帮忙指导,即使被隔离在酒店,我们大家的书法水平也都不同程度地提高着。这让我知道了环境不是限制自己学习的因素。



阿如娜




 - 学习心得 - 

开学这一个月可以说是几经波折:搬校区、写生、疫情来袭导致在宿舍上网课等…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上专业课网课,但也是不同以往,这次是在宿舍上网课。虽然在宿舍里空间有限,工具有限,但在宿舍里更安静,有大量的时间更能集中地思考。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法更是如此,需要勤思多练,仔细钻研字帖。这学期刚开始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事情很多。突如其来的疫情封了宿舍…写字的时候可以不去思考这些,只思考如何写,如何写好。这次的行书课程让我对不同的行书字帖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未来通过努力书法水平能够提升更高。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希望我们能早一天坐在教室里一起学习。



赵悦廷




 - 学习心得 - 

自吾学习行书以来,体会更多的是在行书的行笔过程中,感受速度节奏的变化十分重要,我认为写行书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平淡,而更像是跟随着行笔节奏和字形结构的不同去构造成不同的速度模式。时而如惊蛇入草干脆利落,时而又像是二龙戏珠绞转难分。在行书练习中去感受毛笔的弹性和坚韧是颇大的趣味点,也更令我感受到了“意在笔先”的重要性,只有达到心笔合一的状态,可能才会领略得到行书的中和之美、自然之美和变化之美吧!



柴瑞宏




 - 学习心得 - 

近日因疫情原因被困在家,学书多有不便。笔墨纸砚通通没有,想要买买不到,想借也借不到。书生没有笔墨,就好像武士离了刀剑,厨子离了锅铲。便干脆就放弃了对工具的依赖,师法古人,树枝书于沙地,无纸书于芭蕉,回归书写的本质。正好可以同前些时日在西安、洛阳考查时学习到的一些感想相结合。决定用钢笔和稿纸来体验行书。

首先想到的就是碑刻,碑刻中石匠就需要将书家的作品运用刻刀,来将其呈现在碑上。这一行为就对于石匠的刻工产生了极大的考验,一件行书作品,如何呈现其灵动感,怎么表现侧锋,怎么体现飞白,怎么处理连带,都是我可以学习的,并且运用的。 如:黄庭坚的《出宫赋》,米芾的《关山月》,《集王圣教序》等等。

其次,想到的就是在博物馆里看到了大量的民间文书、手稿,也是妙趣横生,别有一番风韵。好多手稿呈现的效果也是我可以学习运用的,他们的书写,让我看到自然书写的美妙和趣味,以及民间书写的种种不同侧重,个人书写与时代审美点结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体会到的融入日常学习中,运用到书写中来。



王昊哲




 - 学习心得 - 

这个学期,我们开始学习行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行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临帖和练习,让我对行书的用笔和章法有了一些领悟。通过读帖和临写,掌握行书的章法、整体架构、疏密安排、映带关系、用笔特色、笔墨变化等内容。老师强调,学习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必须静下心来,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在临帖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临帖可以先写的和原帖字体一样大小,力求做到一模一样,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眼力,更锻炼了自己的手上功夫,使得自己可以用笔端表达出自己心中所想,也为日后创作提供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不知所措,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没有一套顺手的工具,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天除了做核酸,其余时间都被封在酒店里,天天盼着回到校园的时间,但是我们至少收获了一段与其他人不同的经历,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来迎接每一天。疫情终将会过去,我们一定会胜利。



刘莹




 - 学习心得 - 

十月初,疫情爆发,我们因此在酒店开始了线上课,虽然处境有些困难,但我们还是一一克服,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行书的临摹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行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帖和练习,我对行书的用笔和章法也有了领悟。

通过读帖和临写,掌握字帖的章法布局、整体架构、疏密安排、映带关系、用笔特色、笔墨变化等等内容。临写学习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累积练习,静下心来,持之以恒,才能从自己的习惯写法解脱出来,行成带有古意的写法习惯,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郎玥涵




 - 学习心得 - 

 练习书法是一个表达、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受疫情的影响,使我有大量的时间进行书法学习,作为学生的我们要紧抓学习并做好规划。疫情虽然阻止了我们正常上课,却无法阻止我们对学习的热情。我们通过“学习通”平台网络视频课程学习新知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老师指导下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网络学习之余,大家还可以利用在家的时间学习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书法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经过夏老师的细心教导,临摹学习了多种不同风格的经典行书,了解到了更多行书知识。书法临摹重在技术训练,掌握古人书法作品中的技法规律,通过这段时间的书法临摹创作训练,我在笔法和结构上都有了许多新的体会。



王凯丽




 - 学习心得 - 

经过几周行书线上临摹课的学习,首先感谢夏老师的指导!相比楷书,我更喜欢行书的活泼;相比草书,我更喜欢行书的实用。就目前学习行书来说,我最深刻的体会是:会写不难,但写好属实不易,尤其是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我们的书写工具都有限,甚至有一段时间都没有书写工具,只能读帖看书。因为疫情影响,我们的纸张有限,我选择了王献之的《敬祖帖》、米芾的《李太师帖》作为这次的临摹课结课的观摩作业,书写尽量做到短而精。也希望疫情早早退去,让我们能更高效地学习!我也会克服困难努力来提升自己的书写水平!



崔婷




 - 学习心得 - 

没想过一生中会有这样的经历,也许往后回想起来也会是一段不寻常的记忆。人的一生总要经历点什么不一样的,但凡安排在你命运里的,一定是你能承受的。在每一段不同的经历中我们都可以学到一些东西。我们希望疫情早点成为过去式,也期盼着美好的明天。在这里,不具备任何其他娱乐的情况下,似乎可以更专注更集中精力地去学习。前段时间才去看过一些行书碑刻,回来衔接行书课程觉得行书临摹课程度过的非常充实。行书是五体当中我最感兴趣的一种。行书有自己的法度,临摹行书要掌握如何去解散字的古板形式,做到连笔简画、笔意映带、字势连绵,同时也要像其他书体一样都要避免平淡无奇、没有神采。几周临摹课下来,让我对行书的兴趣又提高不少,今后也会继续做这方面的研究学习。



张雅楠




 - 学习心得 - 

在这四周行书临摹的学习中,即使受疫情影响很大,也始终坚持练习。在夏老师的细致讲解中,从二王体系、颜真卿体系和碑帖结合体系三个方面,对行书的各种风格流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不断的学习与改正中,对毛笔的控制更加娴熟,对章法中字组的安排与轻重的对比也有了新的认识。

“临池日久,腕力生风,自能神运入妙。”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认真,在老师的指导中不断进步。



杨卓天




 - 学习心得 - 

这个学期,学校给我们安排了行书课程的学习,行书之名始见于晋卫恒《四体书势》之《隶势》。文云:“魏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刘德升。”我们主要学习了“二王行书”、“颜体行书”和“碑帖结合行书”三种,其中,我对“二王行书”比较感兴趣,而对另外两种甚至都不愿提笔书写。疫情的原因,我们采取线上学习的方式,这或多或少也对练习产生了些许影响,但是我也没有因此懈怠,还是每天坚持练习,希望自己不只是这个学期,以后有时间也对行书进行更认真地分析临摹。




马雨婷




 - 学习心得 - 

临摹米芾的《彦和帖》,体验其浓淡枯润的墨色变化,起收笔之妙,以及“刷字”的节奏和韵律。入锋的方式和角度不尽相同,行笔中也有调锋的动作,充分展现其书写风格。除此,还选择了《梅花庵诗屏》,此乃赵之谦碑帖结合书风的代表作品之一。书写大胆强劲,展现碑的厚重、力量。用笔浑厚,运用了他书写隶书“密不透风”的空间处理方式,体现墨的块面感。疫情当下,观察感受古人书写之妙,不失为静心绝妙之法。



辛雨瞳




 - 学习心得 - 

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实践和交流,对行书的理论技法及相关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学习了解后,自己的视野不断开阔,观念不断更新,方法不断改进,临创意识不断增加。这学期疫情的突发,对学习确实造成一定的影响,学习用具,生活方面都带来不便,但在各位老师积极的带领下也在稳步进行,希望疫情结束时专业也有所收获。



刘宇涛




 - 学习心得 - 

本学期我主要临摹黄庭坚和颜真卿的行书作为观摩作业,品味他们的用笔和章法。这学期的疫情来势汹汹不得不在宿舍上网课,在有限的空间里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郭易楠




 - 学习心得 - 

来势汹汹的疫情再度按下了这座城市的暂停键,也使我们金秋的校园进入静默。面对这场突然来临的“战役”,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克服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在外考察回来隔离期间,练字材料不足的情况下,老师也帮我们想尽办法凑齐材料,不耽误我们的学习进度,而我们该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以积极平稳的心态,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本学期在夏老师的线上指导中,开启了行书的学习。通过二王体系、颜真卿一脉以及明清一派的不同练习,感受不同的用笔节奏,章法布局等。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书写水平也在慢慢地精进。虽然是线上学习,但并没有阻挡我们互相交流与学习的脚步。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相信日后的学习之路会越来越宽阔,越来越明亮。



胡道日娜




 - 学习心得 - 

通过这一阶段的网课学习,我对行书的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由于疫情的影响,原本的线下课被迫转为了网课,我们部分同学被隔离在酒店,条件十分有限,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课程虽然短暂,但收获无限。



黄鹏颖




 - 学习心得 - 

这个学期,我们开始学习行书,经过几周的学习,使我对行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帖和练习,我对行书的用笔和章法也有了领悟。根据老师讲的,我也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况。现在,学习行书实际上还处在第一阶段,而且是对临,背临还不行,更谈不上其他了。经过几周的临帖,只是能临的稍微像了一点,更谈不上什么风韵和意境了。虽然我们隔离在酒店,但是会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也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感悟到生命的珍贵,更感谢学校以及各位老师为我们辛勤付出!



王雨涵




 - 学习心得 - 

行书讲求字体结构,字与字 、甚至是行与行的搭配 ,并且行书的搭配很讲求技巧。“大"、"小"搭配,如毛主席的书法作品中最大的字可以比最小的字大数倍,这样的例子在行书作品中屡见不鲜。"重"、"轻"用墨清浅、字形大小、用笔的力道等都可以导致字轻重的变化。再如"角度变化"中心轴的由直线变为曲线,整体来看使字不在一条线上,形成跳跃、动感的体势。



刘凯




 - 学习心得 - 

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虽然学习工具缺乏,但书法的学习每日都不可懈怠,一日便有一日境界,需刻苦不贪图速效,学书在法,其妙在人。通过这几周对行书的学习,我主要临习的是赵孟頫和颜真卿的碑帖,赵孟頫以自然随意 动静结合为主要风格,颜真卿则雄浑古拙,入笔坚实,行文刚劲,有磅礴之气。学习之后我收获颇丰。



郝学仕



 - 学习心得 - 

这个学期,我们开始学习行书,经过夏文录老师的细心教导和四周的练习,使我对行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帖和练习,我对行书的用笔和章法也有了领悟。根据我自己的审美选择了米芾的《李太师帖》作为自己临帖的范本。不过在临帖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临帖一定要先写得和原帖字一样大小,力求做到酷似逼肖,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眼力,更锻炼了自己的手上功夫,使得自己可以用笔端表达出自己心中所想,这样才能达到用书法抒发自己情怀的目的。认真地临写,一列一列的临写,行书的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是特别强烈的,强调行云流水的意境,如果写出来的是板滞的,机械的,就失去了行书的面貌。那么再多的努力也是没用的,所以只有明确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学好行书。




 ? end ? 








上一篇:美术学院2020级版画专业《创作理论与实践》... 下一篇:美术学院2020级水彩专业《创作理论与实践》...
  •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
  • 天津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5-2020 Jice90.COM 美术学院 nba直播吧,nba直播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云谷大道(云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