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内设机构及职责
    • 现任领导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研究生导师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nba直播
  • 党团工作

    • 党的工作
    • 团学工作
  • 教育教学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美育专栏

    • 美育动态
    • 美育讲堂
  • 评建工作

    • 评建动态
  • 科研创作

    • 获奖成果
    • 学术展览
    • 交流研讨
  • 线上展厅

    • 主题作品
    • 教师作品
    • 研究生作品
    • 本科生作品
  • 校友风采

    • 校友作品
首页 > 线上展厅 > 本科生作品

美术学院2022级书法学专业《篆书临摹》结课观摩展

发布时间:2022-12-20 11:59:26  作者:美术学院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有话说 | 分享
  • QQ好友
  • QQ空间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 收藏





2022级书法专业

《篆书临摹》

结课观摩展



前言

01.


《篆书临摹》课程是书法学专业本科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对篆书书体的沿革、演变与发展做简单梳理,同时侧重以书体的发生、发展为主脉络,尽可能对篆书书体在书法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类型分布、风格特征及其兴衰变化等方面做对比分析。

因疫情影响,课程仅进行了一周线下课,其余采用腾讯会议直播结合微信平台进行。在这一学期的课程中大家克服封闭在宿舍的困难,及时解决快递滞留等问题,利用有限的工具材料,完成两幅及以上的临摹作品。欢迎各位老师、同学们对本课程线上观摩作业提出意见!谢谢!


02.

网课日常




教师寄语

03.


本次篆书临摹课程为期六周,课程五周时间都在线上进行。此次网上教学主要采取腾讯会议上课与微信互动的方式,以课堂讲解示范与作业点评为主,辅之加以图片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公共课与个人辅导同时进行。

篆书作为我国古文字阶段发萌最早并具有独立意义的书体,在古文字的发展、演变进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程在对篆书书体的沿革、演变与发展做简单梳理,同时侧重以书体的发生、发展为主脉络,尽可能对篆书书体在书法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类型分布、风格特征及其兴衰变化等方面做对比分析。实践上更多从技法方面,强调篆书书体技法特点的种种表现形式,对其笔法、结构、章法、形式以及风格表现等方面特征的分析与实践。篆书技法由于篆书文字载体的物质材料存在巨大差异,所导致其表现形态不尽相同,因此在实践之前着重分析甲骨文、金文、秦代刻石、清篆等几种体式的不同表现形态与独具的风格特征,为临摹实践提供思路帮助。

本学期篆书临摹课上课过程颇为坎坷,原本连续八周的课程,因为疫情和开学军训将时间分割并缩短至六周。一个阶段课程的连续性是极为重要的,但无奈此次课程中间被不可抗因素打断,也很遗憾我和同学们也没有面对面交流,这对同学和我都是一个考验。课程进行的过程正值呼和浩特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我被困在酒店,同学们在宿舍封闭,但好在大家都迎难而上,坚持将课程完成,最终结果可能并不完美,但至少我们一起携手前进,再此想对大家说一声:辛苦啦,下次让我们做到最好吧!     


任课教师:武梦璇


04.

学生作品

姚颖

篆书作为我们第一门学习的课程是很有意义的。在学习篆书的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掌握纯粹的中锋用笔,并且锻炼我们的书写线条和笔力,为我们之后学习隶、楷、行、草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通过学习我也能比较深刻地感受到当时文字的古朴凝练,是收获颇丰的一个学期吧。同时也感谢老师的指导付出。







武学俭

经过八周的篆书临摹课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现在慢慢开始爱上篆书的味道。篆书原来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在这八周中我主要临摹了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和吴昌硕的《临石鼓文》,感谢武老师八周的悉心指导使我在这些天收获颇多,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乔禹通

这个学期的篆书临摹学习使我对篆书有了更深地理解。篆书本身就是复杂的书体,想写好并不容易,它的结构均匀齐整,笔法瘦劲挺拔,多曲线少直线,圆润婉转,正如我写的《三坟记》就是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篆书的练习,使我对篆书上有了重新的认识,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和书写技巧,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结构形态和用笔方法,也增强了个人的毅力和耐性。只有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提高自身水平,努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马艺丹

篆书是中国书法史上出现最早的一种书体,是其他书体发生的源头,对其他各种书体的发生、发展有着必然而不可磨灭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鼻祖,古人早有“学书先学篆”一说。感谢武老师在这几周中的耐心指导,自知有很大不足,后续还需加倍努力!





于涵

以前更多的是写其他书体,觉得篆书并不好看,但是通过这次篆书课,跟着武梦璇老师的学习,让我看到了篆书属于它的一种特别的美感和它所具有的观赏性。世界是一块一块的拼图,我们的手里拿住了几块,但更多是隐藏着的,经过努力,有一块新的拼图突然显现出来,于是世界便向我们展现出了新的样貌。





杨振旗

经过了断断续续的六周线上授课 跟随武老师学习到了很多,之前没有写过关于篆书方面的刚开始跟上有些困难,老师细心负责,从中收获了很多,虽然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但是接下来会更加努力,多点耐心,努力理解从中意义。





秦睿宏

经过篆书临摹课程的学习,对于篆书的特点以及史料的知识收获颇多,只是自己水平仍旧不足,,仍需要加强练习与设计,感谢武老师的尽职尽责,路漫漫其修远兮,书法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德淼

经过近八周的篆书临摹,让我从一开始的对篆书没有兴趣到现在慢慢开始爱上金石的味道。篆书原来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有别于其他书体别样美。虽然在最后整体作品书写时,难免会有些遗憾的地方,但是写作品仍然需要我们一气呵成的整体感觉,毕竟书法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偶然的笔画变化可能也体现了书法的书写性。





曹新坪

蔡邕在《篆势》中指出篆书“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用一系列生动的自然形象来比喻篆书“法象”、“象形”的美。但艺术来自现实又不等于现实,孙过庭有言:“篆贵婉而通”在篆书临摹课程的学习中,我还体会到了线条的美感,优雅的弧形使字势挺拔如松。大篆庄重肃穆、遒劲凝重;铁线篆线条空间严谨,线条如待发之弓;清篆在邓石如等人的开辟下将篆书又一次推向高峰。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让我对篆书的空间和线条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张嘉峪

经过这几周的篆书学习,在武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体会到了运用毛笔垂缩表现屋漏痕的笔法,加强了对笔力与线质的理解。总体来说,“大篆”的字还不是太规范,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有他的不一致性,难以把控,也有它出神入化的艺术性,可以规整呈方块字,也可以自由发挥穿插不齐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书法创作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李天琪

在武老师八周的篆书教学中,我对篆书本身的特点和写篆书都有了新的心得体会。在篆书的学习中,我主要注重掌握中锋用笔的笔法技巧,认真练习横、竖、弧等线条笔法的起笔、行笔和收笔动作,寻找书写的手感。邓石如以求变的创新精神吸取汉碑额的篆法,以隶书的笔意写篆书体方笔圆,线条的遒劲峭拔,赋予篆书新鲜的活力。吴昌硕“与古为徒”, 他将行草书绘画中的笔墨变化融入篆书,使其篆书用笔浑巨质朴,神韵十足。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李浩东

学好书法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果真这样,但经过三个多月的书法练习我也学到了很多.至少我们学习它可以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写字技巧.还能了解一些历代书法家和书法家的作品.特别是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与耐性.学书法,如果真的投入当中的话,你可以感受很多的乐趣.相比而言,写篆字不难,但篆书比起其它的书体要困难。因为篆字本身的结字不同(不都是方块、大小也不一致),要在幅面上布置得体,需要更高的驾驭能力。将毛笔、墨的神韵用于其中,更需要长期的浸染。 要真的学好某种字体风格,也就是说某个历代书法家的书法风格也是不容易的。首先你得对所历代书法家和他的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要掌握他的书法特点和运笔技巧.其实书法的境界确实是无穷大的,你要学好它,真的得花时间,我们要花时间去领悟某种字体风格,多去了解些书法家的时代背景和他作品诞生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种书法风格.学书法,我认为我们最好还是得从临摹开始,我们要注意向他人学习,向他人的优点学习,把他人的好东西吸收过来,才能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如果不向他人学习,就不能丰富和造就自己。 当然在临习前人的作品时也不能盲目的临,要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要注意对名帖进行研究,要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点。 最后,我觉得学好书法,也得有一定的审美要求,写出来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风格中不断超越自我。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追求美的风格,看一幅书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由于每个人爱好和审美观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 “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够学好书法的!





袁熙雷

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在武老师的带领下,我对于篆书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同时期的篆书也有着不同的风格,这也丰富了我对篆书方面的知识。开学之后受到疫情的影响,课程只能在线上进行教学,但我们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止,。武老师在每节课都会为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分析,在老师一步一步耐心的引导下,我的书写也在逐步提升。老师一对一的讲解让我对自己的问题有了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继而加以改进。在课余的时间,老师也会非常耐心的为我们答疑解惑,为我们提供参考素材,使我收获颇多,线上的课程总是留有遗憾,期待线下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





李予彤

 在武老师的教导下,我对篆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线条和结构的把握有了提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更注重书写细节的把握。





郭俊豪

学书心得纵观千古,巡礼南贴北碑,愚以为学书最要紧在于静心,在于博览。人说“篆善婉而通”通过这些课时的学习,使我对于这些书法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大学时光之中更加努力学习。





李娅溪

古人云:“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为人不可不学篆书,篆书者,文字之祖也,不学篆书,不足以识文字之情。”由此可见,不识篆习篆,就难以认识中国文字之精髓,就难以掌握中国文字之由来,学篆不但无复古之嫌,而是为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字。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提高了我对篆书的认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在思想、理念、方法等不同方面都得到了洗礼和提高。





崔一鸣

岁月如梭,篆书临摹这一课程转眼间就要结束了。通过这几周的学习,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欣赏了很多篆书大家的作品,提高了自己眼界。在此阶段重点临习了赵之谦的篆书,学习赵之谦线条之间的排布关系以及整体章法的设计,还学习了一些赵之谦篆书的篆书的笔法特征,这些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可以跟随老师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自我知识素养。最后感谢武老师的悉心教导!




严术配


学习篆书的心得 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临习篆书不仅可以探讨汉字的源头,了解古文字的形象性,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篆隶的笔法基础、线条质感,是任何书体都绕不过的存在。而我选择了《峄山碑》和吴让之的《宋武帝与臧寿敕》 《峄山碑》在对字形的把握上考验非常大, 要注意字的内部空间分布、上密下疏、对称性还 有穿插与避让。此外,要想写好《峄山碑》,流畅的线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吴让之的《宋武帝与臧寿敕》灵动典雅,妩媚优雅。临摹吴让之要注意掌握书写的节奏感、中锋行笔、 提按和转折、字形的左右对称。总之特别考验手腕的灵活运用。




党菲

大一的学习生活转眼间结束,总结这一学年充实的学习中,我的专业课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活动,丰富生活。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更好的努力前行,我会在未来新的学期里继续向自己的目标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于蕊

通过本次的篆书课学习,临习了多种风格类型的篆书,了解了各种篆书的风格特点。小篆的结构特征普遍均匀齐整,甲骨文、金文则较洒脱自然,篆书曲线较多而直线相对较少,用笔圆厚朴素且饱满。在武老师的指导下,使我学会了篆书线条的发力技巧,注意中锋用笔的力量感,注重线条的张力,对篆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为以后的书法学习打下了基础。书法没有捷径,我们只有多写字,多读书,寻找和坚持正确的方法,刻苦学习,勇于攀登,才能取得突破。






臧天阳

在学习篆书的这段时间,让我回到了书法最初的样子,从横平竖直开始,从中锋用笔开始,从圆起圆收开始,感受篆书那种大气磅礴、结构对称的美感。武老师也告诉我们在书法的学习中篆书是最基本功的东西,写篆书时线条的弯曲度一定要认真把握,特别是一些纵向的弧线,无论是同向还是相对、相反,都要写成一段圆弧状,而且要讲究对称。所以我选择了最能体现这些特质的“铁线篆”,兼具了铁丝一般的坚韧,又似柔线般婉转。我发现当我在练习铁线篆的过程中,可以快速进入一种恬静平和的状态。在这期间我也明白了想要写好“铁线篆”就要将古人的笔法婉转,寓情与书,灵动优美,温润园转,和后人书写的劲峭之力结合起来。希望在之后的学习道路上能多向老师同学们学习,改掉不足,不断进步。非常感谢武老师在这段特殊时期的耐心指导。





居然

为期8周的篆书学习结束了,在学习中,通过武梦旋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对篆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次学习,时间虽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它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是让我从中体会到了笔法和结构。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李文娟

在五体书法中,篆书居首位,以其“婉而通”的“龙德之美”赢得了大家的喜欢。先师徐无闻篆书功力深湛,他强调用有锋之笔书写篆书,认为篆书、篆刻都是需要修炼才能成功。篆书的完成实际上是审美修养的完成,人格精神的完成。这就是格调,这是“字外功”。著名学者陆维钊先生在《书法述要》中说:“古学习书法,平常以为仅是艺术上之事,而实则除美观以外,尚有种种之作用。此作用能引导人对修养有帮助,对学问有长进,对觇事有悟入。”这正是学习书法应该反省的地方。






白欣悦


通过篆书临摹课的学习使我对篆书从一开始的一知半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逐渐爱上了这个书体,石鼓文 、各种小鼎、尤其是秦诏版令我感受颇深,清篆吴让之也逐渐顺手,收获颇丰。






袁子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我们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也需要做到不断的积累。过去几个月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我对篆书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篆书产生了新的兴趣,我也会在接下来的书法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




上一篇:美术学院nba直播级版画专业《综合版画》课程结... 下一篇:美术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色彩基础1》结...
  •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
  • 天津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5-2020 Jice90.COM 美术学院 nba直播吧,nba直播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云谷大道(云谷校区)